11月5日上午,南京优良食味水稻“三增一减”提质增效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溧水区和凤镇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基地成功举行。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溧水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及南京市知名企业代表、相关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共同见证并探讨了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南京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协办此次观摩会,研发中心副主任谢仕奇参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追求向优质方向发展,稻米生产目标由“高产”向“稳产优质”转变。江苏省农科院历经五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优良食味水稻“三增一减”提质增效技术。据项目负责人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盛婧研究员介绍,通过增加栽插密度、增加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减少氮肥施用技术措施的应用,稻米蛋白质含量可降低5.6%~10.8%,食味值提高3.8%~9.6%,稻米食味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由于促进了有效穗数的增加,水稻产量能够提高2.7%~5.7%。

合理的水分管理是“三增一减”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为高质量实施“三增一减”提质增效技术,试验基地配套了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智慧灌溉系统。谢仕奇介绍,该系统集成了先进传感器、智能灌溉设备和测控系统,充分整合了气象数据、作物生长状况、土壤肥力等多源信息,可以实现对稻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灌溉量的自动调整,并且灌溉决策更加全面科学。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精确控制灌溉量对提高水稻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至关重要。

通过“三增一减”技术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溧水区和凤镇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金黄色的稻田里稻穗饱满,丰收在望。

本次观摩会作为水稻“三增一减”提质增效技术展示和推广的重要窗口,更是增强稻米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南京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将继续加大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的转化应用,以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